爱查旅游网
导航: 首页 甘肃省 天水 清水县 仪制令
仪制令
仪制令
仪制令 清水县赵充国陵园碑林中保存有一通仪制令碑,高约89cm,宽约67cm,厚约10cm,系白石质材,无背纹。碑中段上部刻有“仪制令”三个大字,右书“贱避贵,少避老”,左书“轻避重,去避来”。据考证,该碑为南宋的交通法规碑,也是目前所知清水乃至整个天水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交通法规碑。 据史料记载,《仪制令》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法制制度十分完备的时期,律、令、格、式的法律体系涵盖了民事、刑事和经济等各方面的规定,同时也包含了交通管理方面的内容,《仪制令》即为这方面的典范。仪制是朝廷颁布的法规礼节,即社会奉行的礼仪制度,令即命令,是根据礼仪制度而下达的命令,带有法律的强制性。《唐六典·尚书礼部》和日本学者仁井田升整理编著的《唐令拾遗》、《唐令拾遗补》等典籍中都有关于交通管理方面的记载,一般常见的有“贱避贵,轻避重,少避老,去避来”,“诸司郎中遇丞相,皆下马”,“文武官三品以下者拜正一品”等等,唐代只是没有用实物立于道路宣示罢了。 目前全国各地发现的仪制令碑上的内容大多是“贱避贵,轻避重,少避老,去避来”等,只是个别碑文有“老”和“长”之别。所谓“贱避贵”,指一切行人车马皆避官轿驿骑、邮车;奴仆及苦力人等给官吏、贵人、主人让路;官位低的人给官位高的人让路。“少避长”是指年轻人让路于年长者;“轻避重”是指轻身轻骑让路于负重者。“去避来”是指下坡人让路于上坡人,行人让其同向行的车马;还指“避自我后来者,以其人自后奔走而来,此必有急事故耳,故当相避尔。”(据《庆元条法事类》) 目前,国内发现并保存至今的《仪制令》碑并不多见,除清水仪制令碑外还有: 陕西仪制令碑。高约60cm,宽约40cm,厚约10cm,正中上段有“仪制令”三个大字,下段并列四排小字:“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刻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现存于陕西略阳县灵崖寺。 福建仪制令碑。现存3块,均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现于松溪县,其中一块有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的落款。除“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外,还有所在地、行路里程和立碑人等文字记载。 江苏仪制令碑。1965年发现于盱眙,高约74cm,宽50cm,正楷字三行,中间为“仪制令”,字径14cm,右书“贱避贵,轻避重”,左书“少避老,去避来”。 河北仪制令碑。1974年发现于邢台,尺寸不详,内容为“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 内蒙古仪制令碑。发现于赤峰市巴林右旗沙布尔台,内容为“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 《仪制令》碑既是研究清水历史上交通发展演变的重要历史实物资料,同时又是反映我国古代道路文明管理的一个规则,也是目前所知清水历史上关于交通管理最早的记载,虽然该碑内容中的“贱避贵”带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色彩,是封建糟粕,但是其余三条都接近于现代的交通规则,并且体现了尊老敬长、先后有序、讲究礼让的古代文明礼节,对于我们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清水温泉胜景
清水县周边景点
花石崖—万紫山
花石崖—万紫山

花石崖—万紫山 花石崖又名万紫山,位于清水县陇东乡。在县城东南28公理的陇东土寨村之涧沟河下游、渭河北岸盘龙山中段,西北向支峰南坡,海拔最高处1823米,山对面下到五里为310国道。这里峰峦叠嶂、翠...

永清堡遗址
永清堡遗址

永清堡遗址 清水这片沃土给先民们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在这里他们顽强生活,繁衍生息。五千五百年前,“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性王国开始动摇,留下了大量村落遗址。在清水较为典型的当数永清堡遗址。 永清...

牛头河
牛头河

牛头河 牛头河源《陇上歌》所谓“西流之水东流河”真实描写了清水境内牛头河源流。牛头河,古称西江,清水,又名桥水,它起源于关山西侧的旺兴乡芦子滩,倒流而下,南折入渭,境内全长79公里,贯通清水心脏。 ...

秦亭故址
秦亭故址

秦亭故址 春秋八百诸侯,霸者有五;百家争鸣,儒法尤盛;战国七雄争胜,终为大秦荡平。秦统一了疆域,统一了政治,统一了文化。秦王朝最雄壮的故事写在关中平原,最悲惨的故事刻在了长城脚下。然而,秦人发祥之地...

补天石-花石崖
补天石-花石崖

补天石-花石崖 花石崖地处清水县东南部28公里的陇东乡土寨子村,渭河北岸盘龙山中段西北支峰南坡,海拔1823米,与石门山遥遥相望,距310国道5公里。因山石花纹呈五颜六色,故称“花石崖”,又因此处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