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旅游网
导航: 首页 广东 东莞市 中堂镇 蕉利村
蕉利村介绍
蕉利村
蕉利村在莞城西北部的9千米处,中堂镇的东南面,西邻望牛墩、东南与万江接壤,107国道贯穿其中,2007年总面积4.5平方千米,辖下东坊、南坊、西坊、北坊、西巷、林村、沉塘等七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4875多人,外来人口4751人。 一、村名及立村沿革 蕉利村在北宋时期立村。传说这里原是一片海滩,只住着几家渔民,随着江水奔流,泥沙冲积,这片海滩逐渐升高,成为一片肥沃的土地,那几家渔民便定居下来弃渔为耕,其中一个叫做亚蕉的村民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人们觉得和亚蕉一起生活受益不浅,可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都争相与他为邻,时间长了,这里就成了一个小村庄,并定村名为蕉利。立村初只有严、显、魏三姓,后来莞城一家姓谢的来这里居住,不久又有一位从蚬涌请来姓莫的教书先生也在这里定居。其后谢、莫二姓人丁兴盛,势力强盛,而严、显、魏三姓-逃往他乡。还有几户姓周的农民从中堂附近迁来落户,逐渐繁衍出沉塘。林村更是典型的移民自然村,有莫、周、黄、张、赵、麦等六个姓氏。2007年蕉利的三大姓,莫氏3100多人,占村人口65%,主要居住在东坊、北坊、西坊、西巷;谢氏有700多人,主要居住在南坊;周氏有650多人,主要居住在沉塘;其他姓氏350多人。 蕉利立村有另一传说:在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1403~1424年)有招氏渔民前来捕鱼落籍,渐渐人丁兴旺,因而把这个村取名“招利”,其后莫氏、谢氏、周氏相继迁来,繁衍后代,后百十年间招氏族房逐渐衰微,因“招”与“蕉”同音,明末,村人合议把招利改为“蕉利”或“蕉丽”,到清代统一称蕉利。 二、经济状况 1956年银行营业所开业。1966年7月村供电站落成。1972年村建东桥,1976年建北桥,桥体都为拱型砖石混合、钢筋水泥结构。1982年建成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达1000吨。1986年村耗资50万元扩建村农贸市场,扩建后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内设摊位32个。1988年管理区办公大楼落成。1977、1993、1994年先后开办轮窑、砖厂3间,因耗用土地资源过大,于2001年全部停产并拆除。1994年村集体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招利水泥厂”,占在100多亩,年产量8万吨,因调整产业结构,于2004年4月停产并于2004年7月拆除。在蕉利村开办较成功的企业有“竞业集团”(1990年开业)、“合成内衣厂”(1996年开业)、“合怡手袋厂”(1997年开业)和“东和公司”(1999年开业)等。2006年,全村企业及个体户总数283个,工业总产值29630万元,村本级资产总额5127万元。农村人口人均每年纯收入为9683元。 三、教育、文体及其他 蕉利小学(完小)于1950年开办,总校设在东坊莫氏祠堂,因祠堂不能容纳全部学生,在各自然村设分教点。1975年在南坊与西坊交界处建成占地约7000平方米的四合院式校园,1990年拆四合院建三层钢筋水泥结构教学楼。蕉利联办中学于1965年开办,与小学同一校园、同一校长管理。现蕉利小学于2002年9月建成,并于2006年6月被评为市一级学校。2007年9月,蕉利联中停办,蕉利创兴幼儿园顺利建成招生开学,为我村幼儿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村建设了东坊公园、南坊公园、学校公园以及各村小组建有篮球场等休闲娱乐设施。每年春节期间蕉利村都举行拔河、篮球等文体活动,村民有演唱粤曲的爱好,村有业余乐手多人。每年农历五月初二为蕉利龙舟景,村大多以村民小组为参赛单位举行传统龙舟竞赛,是日村内万人空巷。
蕉利村景点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