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街道介绍
-
罗城街道
-
罗城街道是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罗定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罗定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罗定市人民政府驻地。罗城街道位于罗定市中部偏北,东经111°32′,北纬22°46′,北面与附城、东北面与双东街道接壤,东、西、南三面与素龙街道交界。地处罗定红盆底部,属河岸低丘地貌,西江支流罗定江绕城而过,年平均气温22℃,降雨量1400毫米,无霜期346天。城区面积19.1平方公里,辖东区、南区、西区、北区、中区、柑园、城东、石围、细坑、区屋10个社区居委会,2009年末户籍人口100713人。 - 建城历史 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泷水县治从开阳乡(今船步境内)迁至建水乡羊禄埠(现城区南平圩),建衙署、学校,无城池。明正统十三年(1448),为防瑶民进攻,泷水县署始筑土城。明景泰五年(1454),泷水知县周刚搬迁县署于今城区西北临江处,同年七月始建砖石城墙,次年二月建成,周长3000多米。从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泷水县在今罗城镇境内建衙署起至今,罗城镇作为县、州、市政府驻地,已有700年的历史。镇内有文塔、学宫、菁莪书院、明清城墙、谭御史祠、大夫第等珍贵历史名胜,文化积淀深厚,人杰地灵。1991年,罗定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罗城镇的政区建置几经变动。元初属泷水县建水乡,明万历五年(1577)起划为罗定州在城一图,清代为罗定州一区附城团,民国初年属罗定县第一区城内乡,1935年改设附城镇,1939年改称罗城镇,“罗城”之名从此出现。建国初期,罗城隶属罗定县附城区,1950年4月升格为区级镇。1958年9月与潭井、素龙、赤坭、双东等乡合并设立罗城公社。1959年底,罗城公社管辖范围变动,只辖原罗城镇。1964年7月撤销公社设立镇,复名罗城镇。2009年,撤镇建街道。2011年底,辖东区、南区、西区、北区、石围、细坑、柑园、城东、区屋10个社区,总面积18.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十万多人,流动人口60000多人 - 发展概况 罗城街道以手工业社和农机修配站为主体的镇街工业,始办于六七十年代。到70年代末期,已办有自来水厂、农机修配厂、电机厂、灯头厂、电珠厂、绣品厂、被服厂、橡胶厂、棉毡厂、工艺厂、麻袋厂、编织厂等,主要产品有电机、电珠、灯头、棉毡、橡胶制品和芒藤工艺制品。芒藤工艺制品厂由于产品工艺精美、质量上乘,成为广东省、肇庆地区进出口公司定点产品出口生产企业。1980年全镇企业职工2439人,工业总产值1861万元。80年代后,大搞招商引资,发展“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在原有基础上新办了饲料厂、线毯厂、家具厂、日用化工厂和光明、罗城、西城、常青、嘉利5家服装加工厂以及祥发、金华、恒隆3家“三资”企业,镇街企业发展到21家,生产的服装、纯棉内衣、毛纱、弹力布、衣车脚架等产品95%以上出口外销,成为广东省服装、泳衣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在肇庆市属11个县、区的镇街工业经济中处于领先地位。1990年企业职工增加到3885人,工业总产值14527.65万元,创税利381万元。90年代中期,镇街工业已与国有、二轻、乡企工业并列成为罗定市四大工业经济支柱,1996年至1999年连续4年被评为云浮市“乡镇企业十佳镇”,1998、1999年均被评为云浮市“重镇建设标兵单位”。“服饰”,祥发厂的“弹力布”,金华厂的“毛纱”等成为特色纺织服装品牌。总共投资1.90亿元的罗定市自来水公司、祥发弹力针织布厂、金华实业有限公司为该镇的骨干企业。罗定市自来水公司注册资金1150万元,有员工130多人,出厂水质达到国家GB5749-85生活饮用水标准,已通过国家资质验收,日供水能力达10万立方米,年产值达3.50亿元。祥发弹力针织布厂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投资900万美元从德国、意大利、日本、瑞士等国家引进90年代先进的专业生产设备,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从经、编、织到染色、印花的生产线,专业生产泳衣、健美服装等弹力运动服装面料,年产200万米各种花式品种的高级弹力针织布,产品除在国内销售外,还远销欧、美、亚洲的国家和地区。金华实业有限公司是罗定、香港的合营企业,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7条毛纺生产线,集染、纺、织于一体,是一间配套成龙的毛纺生产企业,年产染整、散毛700吨,精纺毛纱1400多吨,提花毛衣100万件。特别是其生产的全毛纱、纯毛纱、兔毛纱质量上乘,深受客户欢迎。2003年,全镇有镇街企业14家,工业总产值173737万元,是1980年1861万元的93倍。 罗城街道农业居民历来有崇尚科学种养,因地因时制宜精耕细作的习惯。1984年以后,充分发挥地处城郊的优势,水稻采用良种良法,蔬菜大搞套种间种,塘鱼实施“流水分级密养”,单产、总产大幅度提高。其中稻谷、塘鱼年亩产均超1000公斤,成为“吨谷”、“吨鱼”镇,受到罗定县、肇庆地区政府的奖励。1990年以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着力发展城郊型无公害蔬菜、花卉种植和塘鱼、“三鸟”、生猪等种养业的同时,面向市场,充分利用农产品资源,大搞粮、油、豆、鱼的深加工,“罗定豆豉”、“罗定皱纱鱼腐”和“罗定三黄鸡”等特色农产品享誉省内外。2003年,在耕地面积减少到400亩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仍保持增产增收的势头,实现906万元,为1980年323万元的近3倍。 罗城街道交通便捷,城郊有民航机场、火车站;国道324线、省道德朱线贯穿城区;城区设有3个汽车站,每日往返省内、外主要市、县的长途大客车有200多个班次;公共汽车和出租小车在市内往来穿梭,罗定至香港开通直达对开客车。电力由省、市电网供应,充足稳定。供水由日供水量可达14.60万吨的镇属罗定市自来水公司一、二水厂供应。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各种设施配套完善。2001年10月,建成面积1400多平方米的镇文化中心。中心内设培训室、阅览室、藏书库、康乐室、歌舞厅、排练厅、健身室,组建有泷江曲艺社、西区歌舞队、罗城山歌队、中区仪仗队、北区乐队、北区醒狮队、东区醒狮队、大新醒狮队。镇内有谭御史祠和平田祠文化室。2002年,办起区屋社区等5个社区星光老年活动中心。2003年,有中学1所,小学7所,学生13600多人,教职工700多人。有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被卫生部定为一级甲等医院和爱婴医院、被省评为百家文明卫生院的罗城医院,10个社区卫生站,医务人员共150多人。 罗城街道为市政府所在地,是罗定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环境优越。改革开放后,罗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至2003年,新建、扩建泷州路、迎宾路、兴华路、兴业路、大新路、凤华路、龙园东路、工业二路、工业三路、柑园路、龙华路、沿江路、环城路,街道总长达60多公里。开办了服装、家具、家电、建材、电子通讯、摩托车、日杂百货、农资等专业市场和8个农贸市场。建成龙岗花苑等20多个住宅小区。城区居民人均住宅面积32.21平方米。自来水覆盖率100%,绿化率36.5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平方米。 - 区位优势 罗城街道区位优势明显,是沟通大西南连接珠三角的交通要道,交通十分便利。城区距罗定机场5公里,距南江港口岸码头60公里。市郊有罗定地方铁路罗定站,是春罗铁路与正在建设中的罗岑铁路交汇点。城区有国道324线和省道德珠线通过。正在建设中的云岑高速公路与规划建设的-、云阳高速公路在城区东部交汇。 还有1个地名与罗城街道同名:山西太原晋源区罗城街道以下地名与罗城街道面积相当:四川南充营山县绿水镇重庆渝北区翠云街道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镇黑龙江七台河桃山市万宝河镇江苏宿迁泗洪县临淮镇河南许昌市鄢陵县安陵镇山西太原古交市屯兰街道云南昆明盘龙区阿子营街道铁冲村四川南充嘉陵区天星乡四川广安武胜县金光乡四川达州渠县河东乡四川眉山仁寿县天峨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