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贾村介绍
-
上阳贾村
-
上阳贾村位于原平市北端、虎头山下、滹沱河之滨、东连下阳贾,南接咸阳村,西靠大运高速路,北临兴隆寨村,村落总面积大约1.5平方千米。上阳贾村风景秀丽、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及自然资源贫乏、农村集体经济仍然十分落后、加上年降雨分布不均、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农业发展较为的落后。 一、历史沿革 上阳贾村主要集中的姓氏是乔氏。总人口631人。总户数218户。上阳贾村,村名由来已久,村名是历代传承下来的,关于村名的历史沿革,村中老人也知之甚少,仔细询问村中会计得知,村名是历史的叫法,延续至今。村中也有不少历史传说,但是没有文字记载。以都是通过村民的口述整理下来的。相传,清光绪年间,乔氏自官地杨家圪妥迁来定居,因怀恋故土,起名杨家村。后因村中商人较多,惯称杨贾。“阳”系“杨”演变而来。随着人口增多,村扩两地,冠方位为上阳贾。 二、经济发展情况 上阳贾村是个纯农业村,人均收入4567元。有耕地2700亩,其中水浇地1500亩,人均耕地4.1亩,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主要是第一产业,以种植玉米和谷、黍子、高粱等小杂粮为主,其产出的小杂粮品质较高,远近闻名;但是土壤肥力不高,平均粮食产量较低。上阳贾村有经济林100余亩,主要有苹果、梨、枣、核桃等,现有60%的核桃树已开始挂果,仅此一项收入就达100万元,占村民收入的40%。养殖业方面,养殖户有50余户,养殖猪100头,羊300只、鸡30000只,大部分是家庭式的分散养殖模式,缺乏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因此,经济结构较为单一,还是以传统的第一产业为主,缺少工业。 三、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实施了村村通工程,硬化街道4000米;村内路灯全部安装;卫生所也已建好,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就医,村民可以做到小病不出村;互联网也接入村中,不少村民购买了计算机,扩大了农民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村内原有小学一座,由于生源较少,四年级以上学生现已全部在邻村借读。 四、基层组织建设 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上阳贾村选拔配齐了村两委班子成员,设党支部3人,村委3人。村两委工作制度健全且管理规范,如会议记录,村务明细账等都有详细的记录。村两委领导配合默契、思路清晰、分工明确、脚踏实地,以“四议两公开”的方法统领全局,特别是今年,村两委开创性的开展工作,经上级拨款和村多方筹资,进行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下一步完善活动场所的整体功能,让党员有开展学习、活动的场所,使群众有固定的议事地方和学习政策的课堂,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升党员群众的发展能力。从党员结构上来看,党员老龄化现象严重,且大多学历较低,不利于上阳贾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五、对上阳贾村管理和发展现状的分析 根据实践调查,发现了影响上阳贾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上阳贾村是个纯农业村,农业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牧业养殖过程中,过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 农村投入严重不足。免征农业税后,上阳贾村的基础财力剧减,财政“缺口”大,上级下拨的转移支付无法维持村组织机构运转所需的财力。上阳贾村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无法开展,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在思想素质方面,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虽然近几年外出务工的村民逐年增加,但还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闲散在家,在文化素质方面,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打工则只能卖苦力,严重制约了村民的增收。 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也看到上阳贾村的发展优势。上阳贾村民风淳朴,人民勤劳,渴望致富的心理迫切,加上区域面积广,紧靠大运高速大营出口的区位优势,利于发展林果业,养殖业和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