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家村介绍
-
靳家村
-
靳家村位于北屯街道办事处西南约两公里的迎宾大道西侧,南边与西南均沿清河,东接北屯、马家,北接秦家。辖靳家、平安、仁和、川心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村委会设在靳家村东头。 该村清代属临潼县归厚里管辖。民国后期属临潼县栎阳镇第八保。解放初保改为乡,仍为第八乡。1957年与秦家、腰张建成高级社。1958年高级社改为大队,时称曙光大队,属于阎良公社北屯管区。1961年调整社队规模时,靳家大队从曙光大队分出,属北屯公社管辖。1984年改为靳家村,属于临潼县北屯乡。1987年随乡划归阎良区管辖至今。 该村现有村民731户,2956人,耕地面积5000余亩,主产小麦、玉米、蔬菜等。北有川心工贸区,区内有生产资料、建材、生活用品等营业户百余家。西有百余亩的养鱼塘、西安中天博盛水质净化有限公司。东有小学、保健站、几家超市。川心北还有一座大型面粉厂。 一、村组概述 (一)靳家堡 明万历年间建村。最早有一安姓迁来,在清河岸边挖窑定居,以后靳姓移民迁来,在现村北老城定居。后人流传说“先有安家窑,后有靳家堡。”该村因处栎阳桥之北、清河之阳,旧时也称“北阳寨”。明朝后期迁来赵、吴两大户,建南城定居。后又在南城西建一小城,直至解放后毁掉,至今仍留遗址。清代有朱、陈两姓由湖北迁来,初在清河边打窑定居,民国初年因清河发洪水而迁入村内居住。 靳家堡东南角过去有座老爷庙,毁于兵燹,第一所靳家小学于1943年建于此庙旧址。清代时在靳南村东建了一座“小爷庙”,解放后拆除。靳家堡解放时仅有130多口人,占地近两千亩,高级社后一次划给平安堡500多亩。初为靳南、靳北两个小队,1962年靳南组又分为靳东、靳西队。现为三个村民小组:靳东组有村民53户,218人,耕地面积320亩;靳西组有村民54户,210人,耕地面积216亩;靳北组有村民108户,410人,耕地面积590亩。 (二)平安堡 清光绪年间有山东莱芜移民迁来,在靳家堡正南定居,所以叫靳家南地里,民国年间实行保甲制时定名“平安堡”。现分为平东、平西两个村民小组,其中平东组有村民96户,400人,耕地面积700亩;平西组有村民98户,410人,耕地面积650亩。 郑姓有40多户,其祖上清光绪、宣统年间分数支从山东莱芜县口镇古城村迁来。后有黄姓、苏姓陆续迁来。吕姓系山东寿光籍,清末迁来。 (三)仁合 清顺治年间由湖北迁来张、汪两大户,定居于川心南城外,因此叫南庄子,后定名仁合村。1962年屈、石两姓由华阴迁来。该组现有村民75户,280多人,耕地面积520亩。 (四)川心堡 明嘉靖年间建村。因荆塬之水下流入清河,在此冲有大沟,沟上有桥,且地近栎阳桥,因此叫北阳桥,也叫永安堡。后因临潼到富平的大路穿村而过,又称为川心堡。明嘉靖年间由山西迁来杨、李、胡姓;明末清初先后迁来周、张等姓;王姓系大荔移民,上世纪七十年代迁来。 川心堡过去有城,开南门,-时城墙被拆除。该村曾被称作老堡子。现川心村分为三个组:川南组有村民300多人,500多亩耕地;川北组有村民近300人,耕地500亩;北庄组有村民270多人,耕地300亩。 川心堡北和东北方向曾有过七大塚疙瘩,其中最大的叫土坡寺,康熙《临潼县志》记作土佛寺。 二、本村人物 汪文明仁合村人,生于1927年。1942年参加八路军,1948年在辽宁牺牲,生前担任连长。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赵忠印靳北组人。抗战时参加八路军,解放后转业到东北一机械厂任书记。后因中苏在东北边境发生军事冲突,他带头疏散人口而回临潼,后病故。 三、文物古迹 【张寿亭墓】位于仁合村东30米,属清代墓葬。已无封土,现为耕地。墓地现存碑石一通,碑身高1.8米,宽0.65米,厚0.16米。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立。另有石羊两个,规格一致,高0.80米,长1.05米,宽0.80米。 四、教育简史 民国初年,靳家就有“书房”,平安、川心的孩子均到此上学。在徐天傑的倡导下,1943年在靳家堡建起了靳家小学,徐亲自任教师。解放前夕又在川心土坡寺建川心小学,北屯黄家、雷家的孩子也来此校上学。1970年又在平安东队建起平安小学,同时将靳家小学迁至靳家村东头,改原四年制为六年制,后来还设了中学班。上世纪九十年代撤销平安、川心两校,建成北屯第一所全部楼房化小学,最多时有学生480多人,并有电脑10多台,1—6年级各有两个班。 还有2个地名与靳家村同名:山西晋城高平市三甲镇靳家村山东滨州滨城区滨北街道靳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