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古时漳河过广平,加上其他一些河流,使广平古时常常闹水灾。为了保家卫田,从建县开始,历代先民便自发或在官府组织下修筑大堤,经过数百年的努力,至清初,县境内大堤长度已达二百余华里。这些大堤不仅成为广...
据县志记载,清初时,广平县城东十里有一河,其状好像是一个手指向内弯曲合拢的手,即拳头,所以取名“拳壮河”。由于河面宽阔、水流汹涌,站在河边向上游看,不由使人产生“只见黄河天上来”的感觉。于是,“拳壮...
古时漳河流经广平,不仅滋润了两岸土地,使之成为桃李芬芳、牛羊成群、鱼肥荷美、丰衣足食的好地方,还带来了舟运之利,上通古邺、磁州,下连幽燕、津门,成了很多文人骚客会聚之处。每遇阴雨霏霏、数日不开,漳江...
北宋时黄河流经广平,金时变迁离境,但漳河却长期分四支流过广平境,由于河流纵横、苇荡丛生,这里便成了天鹅、野鸭等众多水鸟栖息之地,滨水的广平县城便有了“鹅城”的美誉。每当夏秋之际,当地人便在河边的叉荡...
漳、卫河于徐万仓汇流后至四女寺一段河道成为卫运河。河道长157公里,两岸堤防总长320.5公里,是冀、鲁两省边界河道。左岸途径河北省馆陶县、临西县、清河县、故城县;右岸途径山东省冠县、临清市、夏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