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揽江平台拾级而上为棋子枰,相传有仙人于此奕棋,山壁石碑镌行书"棋子枰"三字,1795年(清乾隆六十年)立。原有亭,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改建魁星阁,日久湮圮。1982年整山,发掘石碑,即于旧阁...
威远城进道左侧,竖立着9块碑刻,其中明代4块,清代5块。碑高2至2.4米,宽1至1.2米。明代4块分别是"海天清晏"碑、"撑半壁天"碑、"擎天鳌柱"碑和"天开图画"碑。清代5块分别是"重修招宝山宝陀...
观音阁,位于招宝山西北坡半山腰,明代原为夕照庵,后圯。民国六年(1917年)宝陀寺住持妙山大师在招宝山重建天王殿后,又在招宝山左侧山腰建观音阁等僧尼修行场所。 1985年,政府落实宗教政策,重新开放...
从招宝山麓上行,不到百步,即可见植于右首陡坡上的“第一山”古碑。旧称百步街,碑高1.85米,宽1米,碑面镌有“第一山”三个大字,碑下有-台,可供游人驻足。 “第一山”三字,浑厚有力。落款“庐陵萧天荫...
位于招宝山巅,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另有僧寮27间。寺建于847年至859年(唐大中间),原位于梅岑山(今普陀山)紫竹林。1557年(明嘉靖三十六年)迁至此地。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大修,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