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崮村介绍
-
下崮村
-
下崮村隶属莱城区大王庄镇,在莱城西北30公里处,大王庄镇西南,距镇政府2公里。西跨胜利河与杨家庄、西上崮接壤,南与寨里镇郗鱼池、后枯河相邻,东邻孤山村,北靠东上崮。全村现有耕地l699亩,人口1542人。 建村年代实无考证。据传说该村是明朝末年,周姓迁此,高姓早居。原名五龙口,后因在广粮寺。北地形高,住行不便,西迁低处,又在东上崮南,故称下崮。全村现有周、高、张、贺、刘、吕、孙、宁、陈、康、李、王、胡、崔等十四姓。其中周、高、张姓居多。多数姓氏都是附近村庄迁居而来,村民不分宗族和睦相处。1966年修华山水库时,从上造甲峪迁来张化勇、张化宝等6户定居。1990年张德孝从上华山迁来定居。1998年崔村宝从王石门厂迁来定居。 下崮村,清末属旧寨保;民国初年属寨里区;1950年5月属香山区;1958年属大王庄公社;1984年,属大王庄办事处;1985年属大王庄镇。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村民大都生活艰苦,80%的户少吃缺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民生活才逐渐有所好转。1954年有周长桂带领村民自愿结合成立互助组。1955年该村又建成两个初级社——东社“和平农业社”,社长王兆芳;西社“益胜社”,社长宁日武。1956年两社合并成一个高级社,社长宁日武,下设4个生产队。 1957年8月,山洪暴发,下崮村遭受百年不遇的水灾,冲毁房屋100多间,庄稼400多亩,有11户房屋全部倒塌,而后逐步北移至现址。此村过去大都是旱田,自1965年雪野水库西干渠建成,水浇地扩大到60%。 1975年“农业学大寨”,全村老幼齐奋战,削高填洼整平土地600多亩,使之变成肥沃良田。20世纪90年代前以种植小麦、玉米、地瓜为主,每年向国家交售十几万斤粮食,是全镇纳粮大户之一。 1986年开始,村里先后在村东打深井3眼,村北1眼,村南2眼。2001年,个人投资打深井5眼,埋地下管道l万多米。为解决吃水难,由村民集资,高长茂牵头,总投资10万元,安上了自来水管道,全村80%的户,用上了自来水。 下崮人自古以来就有白天耕作,晚上纺纱、织布、条业编织的习惯,木匠、石匠、铁匠、油坊样样俱有,筐、篓一度销售到口镇、羊里、寨里等地。油坊自1956年归高级社,主要给国家加工豆油、豆饼。出油率在莱芜领先。1959年贺丙建代表出席山东省粮油加工先进单位表彰大会,并受到表彰奖励。1960年在村东南建砖瓦窑,在村西建大型石灰窑。1977年将东窑搬迁村西建大型砖瓦厂,相继又在村东建大型砖瓦厂。1999年个人先后上洗姜机6台,购买生姜大蒜的客户络绎不绝。1996年村里投资30万元,在村南河修高4米、长80多米的大桥一座。 在解放战争时期,许多村民自告奋勇投身革命,先后有周长业、王兆兰,张逢山等烈士为革命捐躯。 下崮村人重视教育,崇尚科学,热爱文艺生活。解放前,村私塾学校基本未间断。1947年建起小学一处。1968至1979年附设两个初中班,1980年初中班合到大王庄二中,小学仍在本村。1962年,贺安忠考入北京工业大学。1977年恢复高考后,已有5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其中本科生12名,研究生1名。 高长水是学科学用科学的带头人。1983年4月被莱芜县政府评为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同年,被共青团省委、省农业厅、省科协命名为“全省学科学、用科学”青年标兵;1984年2月,被团中央农牧渔业部、中国科协联合命名为“全国学科学、用科学青年标兵”;1990年12月,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农广校学习结合标兵”称号。1953年本村成立业余剧团,每年在本村或附近村进行演出。1978年莱芜市15个公社会演,贺安平自编自演“全家福”,代表大王庄公社进行演出,受到好评与奖励。 1976年,村中通电并有了第一台投影电视。1981年全村一次购买黑白电视机10台,成为全镇电视最多的村,2001年又成为电话村。 广粮寺:原名高家寺,地盘广大。据寺碑记载,南至断路头(今寨里镇后裴王),东至铁牛岭(夸羊里镇温石埠南),北至老虎岭,西至干山子(大王庄镇陡崖村)。据传说,唐王缺粮,来此借粮,见该寺地大粮多,故赐名“广粮寺”。后来寺院逐渐衰败,人们传称“光凉寺”。最后一个和尚叫朱连子。但该寺什么时间修建,已无记载。 一、烈士英名录 张逢山周长业王兆兰 二、历任村支书 1939年-1940年 周长贵 1940年-1944年 高西坤 1944年-1955年 宁曰武 1955年-1960年 王兆芳 1960年-1961年 周长柱 1961年2月-1961年12月周长护 1961年12月-1978年 周长生 1978年-1997年 刘洪顺 1997年-1998年 张丰才 1998年-1999年 宁云涛 1999年-2000年 贺丙乾 2000年-2001年 吕丰川 2001年- 高长水 三、历任村主任 1939年1月 高连三 1939年2月 周美恒 1947年 张德富 1958年8月 宁曰武 1958年8月 贺丙学 1971年1月 周长生 1971年8-1973年 贺丙学 1973年-1975年 刘恩美 1975年-1984年6月 周长生 1984年7月-1999年 张逢才 1999年-2001年 周光贞 2001年- 宁云涛 四、副县级及其以上干部 张长田在云南某部任副团长 五、副高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贺安忠1966年,北京工学院毕业到莱钢工作,高级工程师。 张海田中学高级教师 张凤美中学高级教师 1992年后,逐渐发展经济作物。全村大量种植生姜、大蒜,建起了蔬菜大棚,到1994年,粮食作物仅占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