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旅游网
导航: 首页 山东 莱芜 莱城区 杨庄镇 西宅科村
西宅科村介绍
西宅科村
西宅科村位于莱城西20公里,距杨庄镇驻地2公里,枣(园)徐(州)路东侧,赢汶河以南,地处平原。耕地1973亩,445户,1630人,盛产大马。 据村中庙碑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宅姓由-县西宅科迁此建村,后人不忘故里,仍沿用原村名。全村共有十姓,以张、陈、徐、刘四姓居多。其中,张姓占80%。以上,且迁居本村较早。据《张氏族谱》记载,张姓始祖太一自明朝永乐年间从冀州枣强携兄弟迁至莱芜,张太一后来定居西宅科。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张里保•西宅科”。清咸丰年间,莱芜县划保,本村属张里保;此后随乡区行政区划变革,西宅科均属张里辖区。 解放后到1952年,农民生产形式是单干,1953年村里自愿成立了农民互助组,1954年村里又成立了利民社、东升社和居民社三个初级社,分别由陈兆海、张金庆、徐传杰任社长;1957年全村成立居民社——高级社。1958年杨庄区划为人民公社后,改称西宅科大队,属杨庄公社;自1984年随着杨庄人民公社改镇,隶属杨庄镇至今。 抗日战争时期,在西宅科村有一汉0组织——“二大队”队部,建有二层楼,围墙几百米,占地十几亩。二大队在附近为非作歹,祸害百姓。八路军曾先后攻打几次。1944年6月28日夜,八路军几百人偷偷来到楼下,埋下0把炮楼炸掉,活捉了该队队长——刘恒久。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西宅科村涌现出了张景泉、张灿喜、张尚垣等投身革命的知名人物。 解放前,西宅科村有私塾一处。1950年在关帝庙处盖起了初级小学。1962年实行“全日制”和“半工半读制”。1968年,办起了初中班,1969年投资在村南新盖学校一座。1985年村委响应校改号召,把学校进行了改造,办学条件更上一层楼,教学质量也日益提高。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村0有大中生毕业生60余人,其中研究生3人,本科生20人。 随着党的富民政策的贯彻落实,西宅科村又涌现出了一批能人。如:土专家张文泉,支部书记张文元。要想富,先修路。西宅科村投资20万元修建了水泥中心街。双龙路贯穿西宅科的东西,0九公路贯穿南北。随着经济的发展,0九路旁的商品楼已有十几座,甚是壮观。双龙路北的平房早已修完,如今南边的十几户漂亮、美观的沿街二层楼已完工使用。 利用交通的便利条件和当地的资源,西宅科村建了一个鲁中腌渍市场,使西宅科村成了一个新兴的集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工业园。 古老的西宅科有悠久的历史,焕发着青春的西宅科更是昂首阔步,走向更美的明天。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西宅科村景点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