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赵家峪村介绍
-
北赵家峪村
-
北赵家峪村位于莱城东南18公里处。南接南赵家峪,北邻石家岭,东与张家岭相接。2002年全村有248户,1180口人,土地面积707亩。 1954年成立农业合作社时,因两个自然村相距较远,居住分散不便于管理,经莱芜县人民政府批准,按自然村位置分别建制南北赵家峪,因居北为北赵家峪。 入社后北赵家峪由西向东分别编为第一生产队、第二生产队、第三生产队。1998年村庄规划,依次命为“朝阳小区”、“通元小工”、“和平小区”。 村中有吴、王、刘、杨4姓。吴、王是村中的大姓,占全村90%以上。几百年来祖姓之间不分贫富众寡,团结互助,和睦相处,世代相传。 据《莱芜市志》载,北赵家峪村清末属里辛保;民国初属颜庄区;1941年属清泥区;1945年属莱芜县颜庄区;1958年10月属郑王庄人民公社,后属颜庄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属颜庄办事处;后改镇属里辛镇;地级市建立后隶属钢城区里辛镇至今。 新城铁工厂建厂,改变了山村面貌。1965年新城铁工厂建厂,颜庄公社在厂区内成立“民工营”,北赵家峪村组织青壮年劳力组成“施工队”,投入开山建厂会战中。从山下到山上修公路架桥梁,在南山峪中挖山洞建厂房,工地上机器轰鸣,炮声隆隆,会战中北赵家峪人不分昼夜轮班干。几年后,一条宽阔的马路从村中穿过,自来水接到了村里,通到了家家户户。北赵家峪为莱钢建厂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改变了山区面貌,改变了自身的生存条件。 北赵家峪村人,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971年颜庄公社掀起“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公社内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根据公社规划与本村的土地状况,北赵家峪村重点整改了村北的东西两大片土地。会战中无论是执行公社党委的分配任务外出施工,还是在本村整改土地,北赵家峪人都任劳任怨,积极完成任务。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北赵家峪村整改土地约200亩,修机耕路3000米,建水坝两座,使过去的地瓜地变成了一年两季(小麦、玉米)的高产田,村民利用特钢厂排放的废水灌溉农田,使整改的200亩大田旱涝保收。村民由过去的家家缺粮(买统销粮)到户户有余粮。北赵家峪人在整改土地、山区治理中作出了贡献,改变了山村贫困落后的面貌。 重视教育,提高村民科学文化素质,是北赵家峪人的传统育人之道。致富不忘教育,村里十分重视对后代的教育和培养。 1971年前,村南路边有一处小学,几间教室较简陋,门窗破烂,房顶漏雨:1971年,投资新建了校舍15间,成为当时教学条件较好的学校。1980年建立幼儿园,1983年山上5村(南、北赵、石家岭、张家峪、银山村)联办黄羊山小学,于1984年10月合到黄羊山小学。村民子女入学前班、小学一律免费。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村里对考上高中的学生奖励100元,对考上大中专的学生奖励300至500元。几年来该村已有40多名学生考入大专以上院校。 如今北赵家峪村由于钢厂占地、村办企业占地,耕地面积越来越少。村里面对人多地少这一现状,发展村办企业。村两委充分发挥紧靠莱钢这一优势,围绕“依靠莱钢,服务于莱钢”作文章,发展村办企业。 北赵家峪村办企业项目起始于1978年,村里首先投资12万元,建机械加工厂,占地200平方米,购进车床、刨床、铣床等8部机床,村里派人到特钢培训,为特钢厂加工零部件。1982年成立北赵建筑队,建预制厂,村长王学文为建筑公司经理,承包特钢厂一些基建项目,几年后发展为拥有职工200多人的三级企业。1992年底,地级莱芜市成立,北赵家峪村以地级莱芜市成立为契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当年投资60万元建水磨玻璃厂。1993年与特钢厂合资建鲁鑫实业有限公司,总投资330万元。1999年兼并镇建筑安装公司,改制为北赵家峪建筑安装股份有限公司。北赵家峪村在发展村办企业的同时,鼓励村民发展私营企业、第三产业。村里规化出文化商业街,积极引导村民搞个体经营。近几年来,在村中街道两旁,建楼搞出租,经营食品批发,大酒店、快餐部、家电维修、美容美发等不下几十家。村民买拖拉机、出租车的也不少于10多家。 进入21世纪,北赵家峪人生活水平日益改善,物质文化水平逐年提高,村民家家有电视,部分家庭安上了闭路电视,有的家庭买上了冰箱,安上了电话。2001年北赵家峪村成为电话村。部分村民建起了二层或三层居民楼。走进北赵家峪村,居民小楼随处可见。 改革开放以来,北赵家峪人立足本村实际,求真务实制定出本村发展规划,北赵家峪人要用自已的智慧和双手开创美好的未来,北赵家峪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