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旅游网
导航: 首页 山东 莱芜 钢城区 颜庄镇 澜头村
澜头村介绍
澜头村
澜头村位于莱城东南12公里、颜庄镇政府驻地西4公里处。北邻北官庄,南邻曾家庄,东邻埠东村,两邻南官庄。伞村现有519户,1493口人,耕地面积1153亩,山场面积500亩。 据《刘氏谱》记载,清朝初年吴姓由山西迁此建村。河,河水绕村而过,取名拦头,后取谐音为澜头。 该村建国初属埠东乡;1957年后分别隶属颜庄公社、颜庄办事处、颜庄镇。 澜头村为周边10多个村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颜庄镇第二中学、颜庄镇卫生院分院、颜庄农村信用社分社、澜头农贸大集、莱钢石灰石矿均在该村。境内有花雨山、培头崮、澜水河、龙潭水库。 龙潭水库修建于1966年,蓄水50万方,供村民吃水、浇地。1978年起,村里投资50万元,先后打机井5眼,使大部分耕地成为水浇田。1996年春,村里投资10万元,户户通上自来水。 澜头村人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在民国初年,由于兵荒马乱,匪患四起,澜头村人为保家乡一方平安,于早年间就在村子周围修筑了围墙。围墙高约4米,宽约3米,墙体全为石头砌成。整个围墙分别设东、西、南、北四门,为防土匪贼寇的侵扰起了一定作用。1940年,日寇一个大队兵力攻打澜头村。敌人用大炮摧毁围墙,终于攻进了村内。澜头村民毫不畏惧,奋力抵抗,但因敌我力量悬殊,战斗失败。日寇破围后,在村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村民受尽敌人蹂躏的苦难。当时在保卫村子的战斗中牺牲了5位村民,他们是:刘荣华、刘荣亭、王丙芹、许士谦、高奉太。在解放战争中,澜头村组织小车队、担架队,积极支前,跟随主力部队转战南北。青年妇女日夜为部队做军鞋,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为部队送粮、送草。更有20多名有志青年毅然参加了人民子弟兵,南征北战,奋勇杀敌。其中,吴凤勉在孟良固战斗中光荣牺牲;刘宗一、刘轩在淮海战役中牺牲;他们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据统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共有27名烈士。 澜头村人十分注重文化教育。1949年村里就成立了学校。当时的办学条件差,学校以复式教学班为主。一至四年级十几名学生都在一个教室里念书。当时任教的教师是吴学林。1955年发展成为4个独立教学班的初级小学。先后有段伦补、吕绍清、李松林等老师任教。1962年改成六年制完小,以后又改成五年制小学。如今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学生在校人数增至100多人。自1979年恢复高考以后,村里共考入大中专学校的学生100多名。1978年毕泗军考入泰安师专,这是恢复高考以来,村里考出的第一个大专生。以后又有刘雪峰、刘雪梅兄妹俩分别考入青岛化工学院和青岛医学院。毕研勤考入山东财政学院后,又考入上海海运学院就读研究生。现在,在全国各大院校就读研究生的学生共有4名。 澜头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村民刘美臣,1929年北京大学毕业,曾任山东省政协秘书长。刘志浩,1945年参加革命,曾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吴和生1938年入党,当过新甫县组织部长,后在北京任第七工业机械部部长。刘荣堂1935年参加堇命,曾任山东矿业学院副校长。吴化熙,1946年当兵,后任西南林业总局副局长。刘化一,1934年参加革命,曾任鞍山钢铁厂厂长。吴茂轩,1971年当兵,转业后从事公安工作,现任莱城区公安分局局长。 改革开放以来,澜头村经济大发展。1995年,该村与莱钢石灰石矿联合采白云石,使该村年增收入20余万元。近几年,澜头村突出地方特色,调整农业结构,创出了一条条致富新路子。举办畜牧养殖,大力种植黑红山楂、红袍花椒、生姜等,这些已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澜头村所出的农副产品,大都是优质产品。这里的山楂个大肉厚,酸甜可口;红袍花椒粒大色红,香味浓郁;澜头山羊个头适中,肉质鲜美。澜头村有全莱芜交易规模很大的羊市,年成交量3万只以上。该村是颜庄镇种姜较早的村,如今村里又投资30多万元,完善水利设施配套工程,调动了村民种姜的积极性,2002年新增姜地360亩。澜头村自1996年至1998年连续三年被评为莱芜市文明单位,连续多年被颜庄镇党委、政府授予“双文明”单位称号。 现在,澜头村人正以新的步伐,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澜头村景点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