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旅游网
导航: 首页 广东 佛山市 禅城区 南庄镇 贺丰村
贺丰村介绍
贺丰村
贺丰村东面与顺德理教村相邻,南面与杏头村委会相连,西面与吉利村委会相连,北面至吉利河水道。村面积总计2.5平方公里,水陆比例约为6:4。村委会下设九个村民小组,分别是理教、南一、南二、南三、威伍、荣星、巷心、村头、威东,常住人口2500多人,外来人员约2700多人。 贺丰一向以鱼塘养殖业和蔬菜作物耕种为主,改革开放后开拓工业领域,工业以生产陶瓷制品、五金产品加工、印刷品为主。村内第一、第二产业比例约为2:8。 工农业发展情况: 五十年代的贺丰是农业经济作物区,以鱼塘养殖、蚕桑、甘蔗三大作物为农业经济支柱。 后来经过各个时期的体制变革,工农业生产很不稳定。直至以生产队为单位独立核算,生产队开始拥有自主权,对工农业生产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当时办起了一些小工厂,如藤器厂、小型五金厂等。 1979年,贺丰村把握改革开放的新机遇,实行了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制度,用现代化农业管理模式,引进科学养殖耕作技术,逐步将传统的渔业养殖过渡到优质、高值、市场前景广阔的养殖种类,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此时,工业生产也开始迅速发展,以陶瓷、五金、印刷、泡沫为主的企业在贺丰相继建立,产品质量和档次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现贺丰村辖区内有大小企业140家,厂房占地面积约62万平方米。不少的企业在市场上确立了一定的知名度,如裕景陶瓷有限公司、能强陶瓷有限公司、盛丰陶瓷有限公司、万怡陶瓷有限公司等企业。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贺丰村在公社化以前,医疗卫生条件非常落后。村民有病用民间草药古方治病。遇上大病,则到附近的乐从、吉利、杏市等诊治,很不方便。1958年期间,南庄范围的私人医生成立联合诊所,取名为南庄卫生院。其间,卫生院派陈瑞芳等在威东村开了一间诊所,为群众医治小伤小病。1965年,贺丰选送一名青年到县卫生学校学习,成为当时大队的第一个赤脚医生,办起了大队卫生站,为村民开展防病治病工作,同时相继开办合作医疗。1969年发展至两位赤医,初步确立了村民的医疗制度。 70年代初,为了备战备荒和普及卫生知识,由生产队抽二人到紫洞进行卫生兵培训,从此卫生兵与赤脚医生一起肩负起本村卫生站治疗工作,一般的小病可以不出村治疗。 80年代初,由香港同胞梁荣洛先生等人捐资新建了医疗站,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就诊环境。1997年,重新建设装修卫生站,村里的医疗制度日趋完善,设备设施不断增添,医疗技术日渐提高。 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解放前,贺丰村只有几个自然村开设私塾,入学就读的只有极少数的儿童。解放后,威东、村头片成立了静日小学,南街也开办小学,当时由于条件的限制,这些学校只能办成复式班。 1952年成立了贺丰小学,校址是现在的威东生产所。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贺丰小学得到了发展。在1995年,新建了教学楼,贺丰小学从此告别了砖瓦房。教学设备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村政建设: 贺丰是典型的水乡,六十年代前交通工具主要以草艇运输为主,到六十年代才有村民购入少量的自行车,到七十年代出现了装载量较大的机帆船及几辆拖拉机。 改革开放之初,对外交流日益频繁,贺丰积极建桥修路。极大地改善了投资环境,方便了广大村民的对外交往。近年来,又不断完善各自然村内的道路建设,村前村后建有花基、绿化带、篮球场、文化活动中心。有些村还建有小公园,贺丰初步呈现出美化、绿化、整洁的农村新面貌。 革命老区的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地下党员范志远就以教师身份在理教开展宣传革命活动。一、建立抗先队,宣传教育救国道理,培训几十名学生骨干。二、于1936年建立中国0支部。三、开办女子夜校,提高她们的政治思想水平。当时参加的夜校人员大多数来自南街、南海理教村、顺德理教村,由于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一部份女青年因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1942年,由霍元、王平带武装部队进驻理教(即游击队二支队),不久,成立南三独立大队,由王平任队长。当时部队的活动范围主要有:贺丰、河滘、杏头几个村。二支队的活动引起了日本鬼子的注意,他们派兵攻打理教,二支队与日本鬼子进行了激烈的巷战,一些古老的旧屋还有巷战时留下的子弹痕迹。随后,二支队组织了攻打驻在官山的日本驻兵,接着,又攻打了木牛沙的日本侵略军,取得了重大胜利,当时称之为“木牛沙大捷”。但二支队也为此负出了血的代价,几次战役,牺牲人员不少。 解放后,理教村有十一名牺牲的村民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们分别是:霍祖、霍富、霍云、霍万胜、霍祥、霍伦、霍瑞、霍湛、霍科桐、霍拔友、霍润行。 解放后,上级有关部门非常关心革命老区的建设。对革命烈士的后代及亲属,上级部门都分别给予了合理的安置。
贺丰村景点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