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旅游网
导航: 首页 贵州 毕节市 威宁县 羊街镇 羊街村
羊街村介绍
羊街村
一、地理状况 羊街村是羊街镇政府所在地,位于威宁县城的北部,距县城30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6.9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组,分别是桥边组、街上组、坟山组、龙家院组、上桥组和林场组。村地貌类型属高原中山地貌,地形起伏大,土壤的团粒结构较好,土质为黄棕壤,分布有大黄坭灰包土、小黄坭灰包土、裸子石灰包土、灰包土、羊毛土等,土壤PH值在3—6.5之间,属酸性、微酸性土壤;成土母岩主要是石灰岩,由于石灰岩溶发育,其土层浅薄,加之人为活动加剧,部分耕地已逐渐向石漠化演变,属喀斯特地区。 二、气候特点 羊街村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的特点,冬季冷凉,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辐射强。平均气温为10oC—11.6oC,无霜期220天,年日照约1560小时,年均降雨量900—1150毫米,总积温3680—4500oC。 三、自然资源 全村耕地面积3028亩,林地面积2500亩。人口密度为390人/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土地面积3.85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13亩。20°以上坡地面积500亩左右,部分耕地基岩裸露,土壤肥力差,广种薄收。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全村森林覆盖率为24.2%。部分坡耕地和荒草地已演变为石漠化,石漠化面积380亩。羊街河在村内流过,水源相对较丰富。境内无矿产资源。 四、人口构成及文化素质 2009年底全村总户数为1365户,总人口为4000人。性别分布中,男性占50.8%,女性占49.2%;16岁至60岁劳动力人口1618人,全村有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文盲半文盲人口300人,占总人口的11.2%;小学文化人口1200人,占总人口的44.6%;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200人,占总人口的7.4%。劳动力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外出务工人员126人。 五、基础设施状况 “五—羊”柏油路连接羊街村和威宁县城,羊街小集镇建成2公里油路,赫章县财(神)—铁(匠)公路顺羊街河在村东面通过,初步改善了该村交通基础条件。但全村现有的通组道路多为自然形成的泥路或群众自发修建的毛路。农业基础设施仅有少量的坡改梯工程,虽然境内有水源点,但水质受污染程度较重。 村内社会事业发展设施主要是镇直的工作机构,现有镇中心小学2所、中学1所,有镇中心卫生院1个。羊街村产业主要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有一定的第三产业。主导产业不突出,且小而全,科技含量低,耕作粗放。 六、发展目标 采取“三大措施”(农村低保、社会救助、开发扶贫),狠抓“四个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产业发展、基本素质提高、整体生态环境整治);以扶贫开发统揽全局,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项目建设和产业培育为支撑,以干部和群众能力建设为动力,以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为方向,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努力使羊街村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扶贫移民、环境治理、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进展,道路交通、人畜饮水、用能用电、农田水利等各方面制约发展的问题切实得到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 2、农村经济有较大发展,农民收入有较大提高。2010—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以上,摆脱现有贫困状态。2013—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4000元以上,力争达到5000元。 3、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农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农民民生保障切实得到加强。 七、发展重点 羊街村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种植蔬菜和中药材为主,辅以养猪和水产养殖,加上增粮工程、道路建设,安全饮水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积极推进经果林和中药材种植,有效增加村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进行土地整治,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实施增粮工程,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养猪为主导,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开展水产养殖为辅助,带动蔬菜产业发展;形成畜(猪、禽)——沼(沼气)——蔬菜——畜良性循环发展。 并加快水利配套工程和“三小”为主的雨水集蓄工程建设。有效解决全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和农产品流通的困难情况,有效推进其他产业的发展。 --人口总数:4000人农业人口:3004人非农业人口:996人 --行政区面积: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2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蒙古族发展口号:抓机遇,促发展 --所辖村:桥边组,街上组,坟山组,龙家院组,上桥组,林场组生产总值:687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名特产品:蔬菜,白术(中草药)办公所在地:羊街村坟山脚组 还有1个地名与羊街村同名:云南昆明盘龙区阿子营街道羊街村
羊街村景点列表